4.6.1.1茶具的沿革(1)

2022-04-02 20:00:00開始茶修工作室16:09 113
聲音簡介

茯茶的歷史沿革

前世篇: 秦代鄭國渠的修筑,為茯茶的產生奠定了一定的自然環境基礎;(農業漫灌帶來的地表空氣濕度,正好適合金花菌的繁衍。) 漢代張騫初始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從此長安城北的涇河北岸稱為也絲路貿易的物資集散地,大量茶葉在涇陽囤積,這為茯茶的出現奠定了一定基礎。 起源篇: 公元1068年,北宋神宗熙寧年間,一涇陽茶商在運輸茶葉過程中,茶包不慎落水受潮,隨后長出”金花“狀物質,以為霉變,但聞之更香,品之味道也更醇厚,頗受邊民喜愛,涇陽茶商隨即根據霉變過程摸索出制作“發花”茶葉的工藝。這便是茯茶最早的起源記載。 公元1368年,明洪武初年,朝廷為方便茶馬貿易上的稅收,隨將用于茶馬貿易的茶葉進行官方統治,涇陽磚茶從此被命名為”涇陽茯磚茶“,簡稱”涇陽茯茶“。同時,官方還規定了每塊茯磚茶必須是六斤四兩的規格標準; 改良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政府關心邊區人民的健康,向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派遣醫療隊伍。醫療隊發現,邊民常飲用的茯磚茶中,有時會因雜菌超標,引發腹瀉和其他疾病。涇陽縣政府非常重視,并于1951年11月,派專員帶領兩名制茶工前往北京,找到剛剛成立的國家菌種保護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前身),尋求幫助和解決問題。時任國家菌種保護委員會負責人的方心芳教授(后為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領其助理,經過半年多的研究,發現茯茶中的優勢菌群,即是一種灰綠曲霉屬的微生物。隨后,方心芳院士沿用“金花”二字,將該菌種命名為“金花菌”。方心芳院士通過半年的研究,確定了茯磚茶中常見菌種的類別和生長特性,明確給出了控制和抑制主要雜菌(青霉菌和黑霉菌)生長,使“金花菌”成為優勢菌群的基本條件,即:環境溫度25℃~30℃;環境相對濕度70%~80%,茶葉含水率15%~30%等。芳心方院士是中國研究茯茶的第一位科學家。這段歷史,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方心芳傳》的第108頁,有名確的描述。 南遷篇 基于方心芳院士對茯茶發花原理的揭秘以及生產工藝的改良,使得”涇陽茯茶三不離“的歷史被終結。由于當時涇陽茯磚茶的原料大多來自湖南、湖北等南方茶產區,存在原材料二次運輸的成本問題,1958年在中央政府”多快好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政策指導下,涇陽茶廠計劃性關停,茯茶加工產業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湖南安化。至此,陜西涇陽的茯茶加工產業,暫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復興篇 1990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齊祖同教授,湖南省農業大學溫瓊英教授,共同提出將“金花菌”改名“冠突散囊菌”,以符合國際通用命名規則。 1990年:該年以后,以湖南農林大學劉仲華教授為代表的,國內一大批研究人員,開始研究茯茶及金花菌的功能成分。 2015年:涇陽縣,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茯茶之源”。 2016年:1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了冠突散囊菌為“新資源食品”的預審公告。 2019年:湖南農林大學劉仲華教授,研究黑茶及茯茶功能成分的領軍人物,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茶陵縣的歷史沿革

西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茶陵置縣。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置縣,屬長沙國。 隋開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潭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茶陵縣,貞觀九年(635年)廢,圣歷元年(698年)復置。 五代為楚潭州長沙府茶陵縣地。 北宋為衡州茶陵縣。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升縣為軍。嘉定四年(1211年)劃出康樂、霞陽、常平三鄉設置酃縣,屬茶陵軍。 元為天臨路醴陵州、攸州和湘潭州地,以及衡州路酃縣。元世祖十九年(1282年)升縣為州。 明屬長沙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州為縣,成化十八年(1482年)又升縣為州。 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屬湘江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為第二行政督察區茶陵縣。 1994年,酃縣更名為炎陵縣。

六堡茶的歷史沿革

六堡茶在清代嘉慶年間,以特殊的檳榔香味而被列為全國名茶之一,享譽海內外。

六堡茶的歷史沿革

六堡茶在工藝制作歷史上,從六堡茶鄉開始有零散茶樹種植到唐宋為肇始階段;唐宋始至明清時期為六堡茶的初級生產階段,明清時期到1937年,是六堡茶的鼎盛發展時期。

茶陵縣的歷史沿革

西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茶陵置縣。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置縣,屬長沙國。 隋開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潭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茶陵縣,貞觀九年(635年)廢,圣歷元年(698年)復置。 五代為楚潭州長沙府茶陵縣地。 北宋為衡州茶陵縣。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升縣為軍。嘉定四年(1211年)劃出康樂、霞陽、常平三鄉設置酃縣,屬茶陵軍。 元為天臨路醴陵州、攸州和湘潭州地,以及衡州路酃縣。元世祖十九年(1282年)升縣為州。 明屬長沙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州為縣,成化十八年(1482年)又升縣為州。 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屬湘江道。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為第二行政督察區茶陵縣。 1994年,酃縣更名為炎陵縣。

中國古代歷朝的茶具沿革有什么特點?

中國歷代茶具的特點是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新穎。

新會市的沿革

1992年10月8日,經中國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復:撤銷新會縣,設立新會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新會縣的行政區域為新會市的行政區域。(民行批[1992]112號) 1994年1月19日,江門市政府請示廣東省政府,提出將新會市禮樂鎮劃歸江門市管轄。2月5日,省民政廳批復同意。3月12日,禮樂鎮劃歸江門市管轄。 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新會市,設立江門市新會區。原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其余各鎮作為新會區并入江門市管轄。(國函[2002]56號) 2002年9月1日,新會區正式掛牌成立。

西工大歷史沿革?

西工大,是西北工業大學的簡稱。學校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1938年成立于陜西省漢中市,1946年遷至咸陽,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并組建西北工業大學,197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并入。截至目前,西工大有友誼、長安及江蘇太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100畝。

方山的歷史沿革

方山,橋搭亦稱茄前方城山,古稱龍山。清《禹州志》載:方山有“五龍壁”或“九龍壁”之稱,故呼為“龍的故鄉”。因地處中原人類始祖活動的中心地帶,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繁多,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比較著名的有:伏羲墓、伏羲廟、軒轅洞、八卦臺、觀月臺、睡佛、朱太尉墓、禹母洞、啟母洞、紅廟、長壽山莊、敏納拿溯源亭、紙坊水庫等。

句容的歷史沿革

句容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 句容于西漢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歷史。 句容,《禹貢》為揚州之域;春秋屬吳;戰國屬越,楚并越遂屬楚;秦屬鄣郡。 秦置江乘縣(三國吳廢,晉復置,隋開皇初廢),句容境北部屬之。 漢置句容縣,隸丹陽郡。 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長沙王子黨為句容侯,元朔元年(前128年)黨死,復為縣。 直至南北朝,均屬丹陽郡。 東晉大興三年(320年)句容瑯琊鄉、江乘金陵鄉立為懷德縣,安置瑯琊國人。 咸康元年(335年)僑置瑯琊郡有實土、桓溫為太守,治所在金城(今縣境寶華鄉西部);南朝宋改為南瑯琊郡,齊遷治于白下,陳廢。 隋廢郡置州,以州領縣,句容屬揚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縣置茅州,七年茅州廢,句容屬蔣州。 武德九年(626年)句容劃歸潤州。 天寶元年(742年),句容屬丹陽郡。 乾元元年(758年),異州轄句容。 上元二年(761年)異州廢,句容復歸潤州。 光啟三年(887年),復置異州,句容重歸其轄,直至唐末。 五代時期,升州先后改稱金陵府、江寧府,均轄句容。 宋初復置升州,天禧二年(1018年),置江寧府,轄句容。 天禧四年改句容縣為常寧縣,尋復為句容。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江寧府改稱建康府,句容屬建康府。 元建省設路,建康府改為建康路,后又改名集慶路,句容歸其領治。 明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句容屬應天府。 清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句容屬江寧府。 太平天國時,句容直屬天京。 民國元年(1912年),江寧府改稱南京府,轄句容,民國3年(1914年),廢府設道,句容屬金陵道。 民國16年(1927年),道廢,句容直屬江蘇省 *** 。 民國24年(1935年),江蘇省劃分10個行政督察區,句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句容屬江南行署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27年(1938年)新四軍進入茅山地區,建立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先后成立了“抗敵總會”和“抗日民主 *** ”,此間根據地和抗日民主 *** 歸蘇南第五行政區專員公署(后又曾與鄰縣地區建立過鎮句、江句等縣 *** )。 民國32年(1943年)后為蘇南行政公署。 敵占區被日偽統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句容劃歸江蘇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句容解放,4月26日句容縣人民 *** 正式成立,屬蘇南行政公署鎮江專員公署。 同年12月2日 *** 中央華東局決定將句容劃歸南京市所轄,1950年1月仍劃歸鎮江專員公署。 1953年江蘇建省后屬鎮江專區。 1958年鎮江專區改為常州專區,后又改為鎮江專區,句容屬之。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后,句容屬鎮江市。 1995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為句容市。 [4] 名稱由來 一、以山取名。 明弘治《句容縣志》、民國《今縣釋名》均注明:縣內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似“已”,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又名句曲。 古代句勾二字相通。 因此逐漸寫成句容。 二、以山、水取名。 清乾隆《句容縣志》轉載明萬歷(句容縣志)稱:“句容有句曲山,山形如‘已’字。 箕距三茅絳嶺,襟帶九曲秦淮,縣治四面山水環抱,儼若城池。 ”清《茅山志》載:江水之東,金陵之左,右間有一小澤(今赤山湖管委會),周時名其源澤,為曲水之穴。 澤東為句曲山,形如“已”字,故名句曲。 山源曲而有容,故其境為句容里。 觀《赤山湖志》:縣境北、東、南三面環山呈“勺”形,“勺”上之水注入赤山湖,湖為“口”,四岸有所容,所以叫句容。 還有一說,是以秦淮河取名的。 境內寶華山東南側系秦淮河發源地之一,山水由縣城之東北繞經城南流向西南進赤山湖而入秦淮河,彎曲成“勺”狀,縣城為“口”處于“勺”中,為“句”字;縣城有高地,古之稱為“容山”,因而縣名為“句容”。 三、以語音取名。 近年,南京大學語言學專業研究人員認為,句容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古越人居住的地方,他們說著一種與華夏語完全不同的語言。 “句”、“勾”相通,在古越語中是“個”、“棵”的意思。 “容”在上古時讀“定東切”,與壯侗語譯音“崠”字相同。 而“崠”意為森林,壯侗語與古越語又密切相關。 因此,二字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森林”之意。 事實上,古代“句容”這塊土地上樹木確實是很多的,與周圍各縣有明顯區別,所以以“句容”二字取名是合乎情理的。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