饌事留痕 34、荊楚名肴典故多

2020-11-23 06:00:42老白嘗記12:20 64
聲音簡介

 

荊楚大地,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早在先秦,荊楚餐飲文化的菜肴就風行長江流域,在楚文化的影響下,憑借“千湖之省”和“九省通衢”(蕖)的地理優勢,形成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口鮮味醇的特色,為鄂菜餐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今天,鄂菜餐飲文化的菜肴仍以獨特的魅力引領“食”尚潮流,其豐富的美食典故也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最近,九頭鷹在北京蘇州橋開了第十家分店,筆者采訪了總經理周鐵馬,他介紹了鄂菜餐飲文化的起源發展和歷史典故。


佳肴美饌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佳肴美饌 [ jiā yáo měi zhuàn ] 釋義 [ jiā yáo měi zhuàn ] 精致可口的飯菜或味道鮮美的食品

荊州八大傳統名肴

荊州魚糕 荊州自古盛產魚,魚糕作為荊州的八大名肴其歷史源遠流長,相傳為舜帝妃子女英所創,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開始成為楚宮廷頭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宮廷菜,據說乾隆嘗過荊州花糕后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 散燴八寶飯 散燴八寶亦稱八寶飯,是清朝末年宮庭廚師肖代制作的專供慈禧太后食用。后來,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園餐館制作八寶飯而聞名。 江陵散燴八寶是用糯米、紅棗、蓮子仁、桂元肉、密櫻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制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有“淺盞小酌細品嘗,離席數時回味長”的成語。 荊州千張扣肉 荊州千張扣肉以肥瘦兼有的五花豬肉為原料,經煮炸,上紅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紙,形如梭,片數多,故名千張扣肉,又名梳子肉。相傳此菜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親時,在傳統的梳子肉制法基礎上加以改進而成,并將其帶回長安供朋友品嘗,自此,此菜名揚八方。 皮條鱔魚 皮條鱔是湖北荊州的傳統名菜,己有數百年歷史。鱔魚味美,且有藥用價值。《名醫別錄》說它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 。 皮條鱔魚剔除老骨后切成長條,制熟后猶如皮條而得名。又以形如竹節,也叫竹節鱔魚。制法是,用兩道不同溫度的油炸至皮酥,再掛上糖醋黃汁,色澤金黃,外酥內嫩。 龍鳳配 龍鳳配是一道古荊州的漢族傳統名菜,有千余年歷史,起源于古荊州。此菜取材于三國故事劉備招親,寓意龍鳳呈祥。魚酥味鮮,略帶酸甜,雞嫩肉香,咸甜可口。主要食材是魚和母雞。一龍一鳳,象征著吉祥如意。據說諸葛亮為慶賀劉備、孫夫人從東吳安全歸來,將這道菜擺上宴席,文臣武將贊許不已。民間婚宴必備此菜,象征吉祥如意,成為荊州地方風俗。 粉蒸蓮藕 粉蒸蓮藕是荊州家喻戶家的一道菜,該菜是選用荷塘老耦為主料,蓮藕是蓮的地下莖,可以食用,湖北荊州盛產蓮藕。此菜軟糯卻不粘牙,油潤卻不油膩,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 三絲春卷 荊州特色菜肴三絲春卷,是一種以面粉攤成薄皮,內包雞絲、火腿絲、香菇絲加嫩菜混合的餡,卷成筒狀,用旺火炸酥的傳統名菜之一。春卷原名春盤,是薄餅包餡,攤于盤上,故名。后來演變成圓筒狀,并用油炸,疊滾成卷。此菜為春節前后的應市菜,含有迎春之意,它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味道鮮美,是春節筵席上必不可少的時令佳肴。 冬瓜鱉裙羹 冬瓜鱉裙羹是用鱉裙和嫩冬瓜烹制而成的羹湯,源于《楚辭.招魂》記載中的“胹鄨”,由清燉甲魚演變而來,是荊州傳統名菜,為菜中上品,其制法講究,選料精細。此菜紅、黑、白、綠相間,彼此映襯,相得益彰,如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讓人賞心悅目,不忍動筷。食之,清新淡雅,湯清質醇,冬瓜清香,原汁原湯,鱉裙軟嫩,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鱉,又叫甲魚、團魚、腳魚,其嫩爽鮮滑,營養豐富,食用價值極高,且具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的功效。

肴饌和醯醢這兩個詞的讀音和意思?

肴饌(yáozhuàn),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之義。

荊楚的荊楚文化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 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并了周邊眾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先抑后揚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范圍。當北方有炎、黃部落在創造中原文明的時候,南方江漢流域也興起了九黎部落,并創造出了大溪、屈家嶺文化等早期楚文化。 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文化、荊楚文化同屬一個概念,均指楚人、楚民族、楚國創造而長期沉淀的文化實體和形態。歷史上荊、楚不分,荊、楚或荊楚、楚荊作為一種特定的稱謂,已沿襲三千多年。如《詩·商頌·殷武》說:“維女荊楚,居國南鄉。”這里是“荊楚”聯稱,荊在前,楚在后。《咐旁竹書紀年》說:“昭王十六年,伐楚荊。”這里是“楚荊”聯稱,楚在前,荊在后。另據《春秋》記載,魯莊公(?前693—前661?)之前稱荊,但自魯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后,就改稱為楚。這樣看來,荊或楚,荊楚或楚荊聯稱,其意思一致,似無大區別。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荊:“楚木也,從 刑聲。”釋楚:“叢木也,一名荊也。”這樣就把荊山、荊楚、木、荊州、荊、楚國,統一起來,形成系統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荊或為楚,楚亦荊木之別名也。”至此,荊楚約定俗成,成為一個專稱楚族、楚國和荊楚地域的一個特有的稱謂。 當然,宏簡轎歷史上也還有其他各種說法,如《詩·商頌》毛傳說:“荊楚,荊州之楚國也。”又如《漢書·高帝紀》顏師古注:“秦莊襄王名楚,故改諱荊。”但不論何種說法,荊和楚早已溶合為一體了,絕不能截然分割開來。作為楚人族所創造的文化,并在荊楚大地得以長期沿襲下來,也就稱之為楚文化或荊楚文化了。那種認為楚文化是專指為楚國時期的文化,荊楚文化則為荊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時空文化,顯然是不科學的。文化是傳承性的,源流嬗變,涓涓不息,楚國雖亡,文化不滅。 現今溯其源流,楚文化或荊楚文化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形態,有它本身的內涵和屬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科學體系,不能把荊楚地域內任何時期的文化、都稱之為楚文化或荊楚文化。 “楚辭” 這一名稱起于西漢。它有兩種含義:一是詩體名,指戰國后期由屈原等楚國詩人以楚地蔽肆民間語言和民歌為基礎創造的一種詩歌載體;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由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擬的作品,名為《楚辭》。由于屈原是楚辭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后人提及楚辭無不言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并常以“騷”或“離騷”作為楚辭的代稱。 楚辭的產生離不開楚地特有的民間習俗。江漢水鄉,民間巫風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這一帶很早就流傳著有別于中原地區的楚地民歌,這些因素都是楚辭得以產生的基礎。雖然在《詩經》這樣一部廣泛采錄周初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四方各國民歌的總集中,幾乎沒有收錄楚地民歌(原因大概在于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視為蠻夷,楚地方言也難以被中原人接受等),但僅從各方典籍保存下來為數極少的楚歌來看,其內涵豐富,敘事抒情都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楚辭的影響之深遠不言而喻。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于其后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筑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荊楚的意思

釋義: 是指古域包括現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指湖北省。 木名。古時用為刑杖。 是指古域包括現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指湖北省。 其他: 歷史稱呼 遠自商代,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楚部族在與北方商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荊現名牡荊,是馬鞭草科的一種落葉灌木,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荊楚的詞語由來

荊楚部族興起于楚,也稱荊楚。楚人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發源于河南新鄭的祝融之墟,即有熊之墟(新鄭上古時期又稱“有熊”,“有熊”相傳為黃帝國號),始祖公認為祝融。 遠自商代,北方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但構成楚民族主體的,并不是江漢流域的土著,而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為始祖,祝融集團為炎黃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支部族遷移到江漢流域,不斷與周圍的土著民族(庸、巴、陸渾、百濮)相互融合,發展成為一支強盛的荊楚大族。 荊楚部族在與北方商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荊現名牡荊,是馬鞭草科的一種落葉灌木,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荊楚相關的四個字成語

  經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在自帶的九萬條詞匯中搜索,找不到含【荊楚】兩字的四字成語。上網搜索得【荊楚大地】成語,指楚國和荊楚的地域。

荊楚的意思

(1). 荊 為 楚 之舊號,略當古 荊州 地區,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帶。 《詩·商頌·殷武》 :“撻彼 殷武 ,奮伐 荊楚 。” 《楚辭·大招》 :“自恣 荊楚 ,安以定只。” 唐 杜甫 《江上》 詩:“江上日多雨,蕭蕭 荊楚 秋。” 宋 周邦彥 《齊 天樂 ·端午》 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 荊楚 。” 清 魏源 《<圣武記>序》 :“ 荊楚 以南,有積感之民焉。” (2).木名。古時用為刑杖。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 卷一:“ 太祖 指道旁荊楚謂世子曰:‘古者用此為撲刑,蓋以其能去風,雖傷不至過甚。’” 詞語分解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 紫色 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 荊條 。 荊棘 。 披荊斬棘 。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 古代“ 九州 ” 之一 ,春秋時楚國別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干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 楚天 (楚地的 天空 。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詞語分解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 紫色 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 荊條 。 荊棘 。 披荊斬棘 。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 古代“ 九州 ” 之一 ,春秋時楚國別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干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 楚天 (楚地的 天空 。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 紫色 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 荊條 。 荊棘 。 披荊斬棘 。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 古代“ 九州 ” 之一 ,春秋時楚國別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楚的解釋 楚 ǔ 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干堅勁,可以做杖。亦稱“牡荊”。 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撻(拷打)。 中國春秋時國名: 楚天 (楚地的 天空 。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

荊楚文化的介紹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它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要輻射地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荊楚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了許多商周文化特點,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于其后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筑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荊楚之地的名人

荊州自古地靈人杰,素有“唯楚有才”之譽。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曾在此任職20余年,唐代“茶圣”陸羽,明朝“宰相之杰”張居正,當代文學家曹禺、歐陽山等,都是荊州人。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