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春春:以“千萬工程”理念振興鄉村

2024-05-15 19:09:01新京報08:14 49
聲音簡介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指出,“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千萬工程”是20年前起于浙江的做法,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由點及面、迭代升級,20年持續努力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是“千萬工程”的核心理念,當前,全國各地正在掀起學習“千萬工程”理念的潮流,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貴州大山的麻江縣,一群來自江蘇的專家學者,用11年時間,一點點改變這里的鄉村和田野。近日,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春春,為記者講述了數百上千位師生,11年扎根山村的故事。

從“蹚水過河”到“精準繡花”,山村和師生都在蛻變

新京報:作為一所南京的高校,為何會選擇麻江縣這樣一個西南山區的縣城進行幫扶?

王春春:2013年,按照國家部署,南京農業大學開始定點幫扶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可以說,最初的幫扶工作,是國家和中央部委行動的一部分。但到了麻江以后,我們的師生發現,這不只是簡單的、單方面的幫扶,而是一次雙向奔赴。

對于麻江縣來說,需要現代農業技術、需要現代農業產業去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而對我們的師生來說,也是真正讓自己所學所思得到升華的機會。

一流的大學,離不開一流的社會服務,南農的師生們,在幫助麻江拓展鄉村振興版圖的同時,也反哺了自身的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和辦學視野。

我們通過源源不斷地把立德樹人大課堂、專家科研試驗田、干部歷練主戰場搬到了黔東南,從一線中、從產業中檢驗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成效,檢驗實驗室數據到大田產量的距離。

新京報:11年中,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王春春:在我看來,11年在貴州麻江的幫扶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最初,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走出校園,走進鄉村和田野,但到底怎么幫扶,還沒有清晰的認知,而是一點點摸索。

到了精準扶貧階段,我們對幫扶工作漸漸有了更好的理念和方法,將高校優勢和鄉村稟賦連接起來,聚焦黨建、科技、教育等,在當地特色產業下功夫,我們創新實施了10個學院與10個村結對共建的模式。

隨著脫貧攻堅的收官、鄉村振興的加快,我們的幫扶也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不斷鞏固成果。比如我們在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的時候,就組建了菊花、藍莓、鋅硒米等10個產業技術專班,聚焦現代農業產業,為鄉村的發展和振興打造自己的人才、產業等內生動力。

從南京到貴州,“金”菊稻海打造新田園

新京報:能否介紹一下,11年幫扶,具體做了哪些事情?

王春春:在幫扶中,我們發現,當地本身有許多特色產業,比如富含鋅硒的稻米、藍莓、生豬肉等,這里有豐富的資源,形態各異的產業,但缺乏現代農業技術和產業的支撐。因此,引入現代技術和優異品種,打造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是當地最需要的。所以,我們的工作也是根據這些本地特色和需求,進行精準幫扶。比如我們在不同的村莊,打造林下種養、稻米、生豬、藍莓、花卉等主導產業,讓“老稻米”重樹“新品牌”、“金菊花”造就“金銀谷”。

新京報:在幫扶中,你認為哪些經驗是可以推廣和復制的?

王春春:11年幫扶,我們經歷了 從“大處寫意”到“工筆刻畫”的歷程,探索出一條“黨建興村、產業強縣”的精準幫扶之路,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集成示范村。這個過程,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體會和啟發,比如首先要因地制宜,不能憑空創造產業,而是根據當地特點,提升自身具有的產業,這樣的產業才會更有活力。再如以人為中心,始終將目標鎖定在村民增收、百姓致富上。此外,還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11年來,我們先后派出了7個批次9名掛職干部,10個批次55名研究生支教團成員,21個學院部600余名專家教授,南農專家田頭問診、干部掛職。

從學校到田野,讓科技和人才去鄉村

新京報:在貴州的幫扶,未來是否還會繼續進行?有何計劃?

王春春: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場久久為功的事業,“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是未來我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精神指引與力量源泉。南京農業大學在未來仍然會把深化定點幫扶作為高校鄉村振興、服務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和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途徑。在具體實踐中,首先要讀懂國家發展的全局,把糧食安全、生態問題、共同富裕這些“國之大者”和定點幫扶緊密結合,嘗試在麻江大地上解決一批“種源”卡脖子難題,努力在脫貧基礎上把“共富”的蛋糕做大。其次瞄準縣域經濟、關注農民增收,以科技助力產業增收,組織更多專家把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落到農戶、長在田里、走進產業,最大限度讓農民可持續性受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新京報:在這場幫扶中,你認為專家學者和高校師生,有怎樣的收獲?

王春春:過去11年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青年學生走進田野,駐扎鄉村,把科研、人才培養放在農業農村的一線,讓專家教授、青年人才長期駐扎在鄉村之中,和農民一起,真正去解決農民眼前迫切的問題,在實踐中做科研、在生產中培養人才,這就是我理解的“雙向奔赴”。未來我們仍將堅持這一做法,繼續加強政產學研合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和轉移轉化,面向重大技術需求,推進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的協同推廣示范。同時,進一步提升校外鄉村振興基地的規范化管理水平,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品牌,在“千萬工程”理念下,創新探索新時代高校在服務社會、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路徑方法。

鄉村怎么振興?

一方面,繼續推動要素配置、資源條件、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另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顯著縮小城鄉差距,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始終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的升級版、升華版。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始終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來解決。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轉型升級,努力向現代農業邁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并共享農村“雙創”的紅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在農民增收上,落在農民福祉的增加上。 鄉村振興,必須全方位縮小城鄉差別。鄉村振興絕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村容整潔”升級到“生態宜居”,強調了農村生態建設要由表及里,由物及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特別是生態美好的向往。“管理民主”升級到“治理有效”,既強調了由管到治的治理思維,也強調了要從注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過程到追求農村社會穩定結果的更高要求,更注入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新內涵。

鄉村振興詞

鄉村振興詞 (新聲韻) ? ? 陳振民 ? 西江月 ( 三題 ) 春莊訪友 一 塬上丘山翠翠, 莊前渠水潺潺。 入村油路柳條懸, 繞過荷塘一段。 ? ? 翁嫗逢人問訊, 孩童遇客追玩。 聽余想找故人園, 爭引桃林深院。 二 不見殘垣破舍, 全成青瓦藍磚。 主家招待語聲甜, 紅粉桃花映面。 喜話滋殷光景, 歡談秀美田園。 金秋果串更如燃, 相約還來品鑒。 注:“滋殷”,河東方言?,讀音為支銀,形容日子過得富裕寬松。 棗鄉曲 一 油路伸通嶺上, 村民笑臉如花。 漫坡甜棗艷如霞, 從此能銷天下。 ? 甘冒日頭打棗, 樂蹲月下剔雜。 明朝車響遇商家, 討個舒心好價。 二 村干燈前合計, 村民樹底商洽。 乘著油路串窮洼, 棗饌專營上馬。 組組張紅樣品, 莊莊結彩宣夸。 商車如水棗鄉發, 霞映新樓如畫。 注: 棗饌,指以棗為原料 做成的各種食品 文明村風 一 綠竹密栽一院, 白屋俏立兩排。 書坊藝館并時開, 人影歡歡快快。 東岸輕聲誦卷, 西邊朗調抒懷。 恰如壟畝育青薹, 又灑甘霖天籟。 二 巷巷楊梢鳥唱, 家家院內花開。 嬌陽光里建蓬萊, 逞盡農家風采。 佳節逢人互祝 平時遇事相攜。 一園嫩菜蒞時摘, 樂送鄰家一袋。 ? ? ? ? ? ? ? ? ? ? ? 2018.8.17 作者簡介: 陳振民:1937年生,山西萬榮人大退休干部,系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山西詩詞學會理事。

鄉村發展與鄉村振興

鄉村發展離不開農村生活,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同時長期被農村農業現代化問題困擾,鄉村衰敗不僅僅是文人筆下的晦暗故事。全面深化農村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升級、農民增收,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是破除農村問題的有效途徑。 深化改革農村,轉變農業粗放式生產經營模式。 切實處理好農民、農業和土地的關系,通過改革措施,盤活耕地資源,充分調動起農民參與農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同時在配置社會資源時充分向農業科技傾斜,將科學技術推向農業一線,促進農業增產,切實維護好農民利益。 農業需現代化,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推進農業現代化,首先要實現農業產業化生產,著力發展養殖大戶,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讓農民在現代化經營模式下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同時推進農業信息管理機制,提高農業生產裝備技術水平,暢通農產品種植-收割-銷售的全流程渠道。 農產品質提升,打造農業品牌。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氣候各有不同,農產品特色十分鮮明,把握地域農產品特色,提高產品品質,打造區域農業品牌是促進區域農業進步的突破口,這就要求農業生產細化到農機作業、農藥施肥、以及運輸倉儲等全細節的同時,搭建暢通有效的物流網絡,建設起外銷型農業銷售市場,為形成品牌效應提供保證。 鄉村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促進產業升級,需要從各方各面-起發力,打通農業發展的任督二脈,破除農業發展瓶頸,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志愿者服務)怎么寫

“百千萬”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志愿者服務)寫作范文如下 為了更好地貫徹高校院系與城市社區黨建共建的協調,充分發揮大學生自身優勢,使學生們能夠“走出校園,回報社會,體驗人生”,我系黨總支積極響應院黨委的號召,繼20XX年之后,于20XX年初選拔了第二批大學生志愿者,到鄉村社區繼續開展進鄉村活動。在鄉村居委會的支持與配合下,大學生志愿者參與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幫扶弱勢群體,開展公益活動,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鄉村振興我為家鄉做什么?

你的家鄉做什么只有你知道別人怎么會知道

鄉村振興英文

鄉村振興英文是Rural revitalization。 鄉村振興的英語單詞是Rural revitalization,鄉村振興戰略是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相關詞匯有農業農村農民問題issu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rural people。農業農村現代化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農村土地制度改革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大學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什么?

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的集合體,他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給鄉村振興帶來了以下幾點貢獻: 1. 提供創新思路和技術支持:大學生有著先進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在鄉村振興中可以提供科技支持和創新思路,幫助農村發展升級。 2. 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大學生可以通過開展創業活動、幫助鄉村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引導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3. 增強農村文化和教育:大學生可以為田間地頭的農民普及現代科技知識、文化知識、法律知識等,提高其文化素質和法律意識,促進鄉村文化和教育發展。 4. 建設農村社會:大學生可以為鄉村發展提供社會服務、推動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提升農村文明素質和社會行為規范。 5. 傳承鄉村文化:大學生有機會更好地了解和學習鄉村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為鄉村發展注入文化元素。 因此,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貢獻,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推動力,使鄉村振興取得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大學專業鄉村振興什么意思

大學專業鄉村振興什么意思具體如下: 鄉村振興專業是為了培養農村發展急需人才而設立的。該專業畢業后,學生可以選擇自愿到農村基層工作,也有機會在省內本科院校錄取農村考生,并享受20分的降分優惠。 入學簽訂定向就業培養協議,服務期2到3年。畢業后,鄉村振興專業的學生主要在生源所在地從事農業科技、農村信息化建設、鄉村規劃、產業園建設、鄉村教育服務、生態和文化服務等崗位。 擴展知識: 大學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包括綜合大學和專科大學、學院。大學專業分為普通教育本科、職業教育本科、高職專科。職業教育本科、高職本科和高職專科屬于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共設置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991個專業。 其中高職本科專業247個、高職專科專業744個。其他專業大類分別為農林牧漁大類、資源環境與安全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土木建筑大類、水利大類、裝備制造大類、生物與化工大類、輕工紡織大類、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交通運輸大類。 專業目錄包含基本專業和特設專業。基本專業一般是指學科基礎比較成熟、社會需求相對穩定、布點數量相對較多、繼承性較好的專業。特設專業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特殊需求所設置的專業,在專業代碼后加T表示。2012年及以后新增列入目錄的專業均列為特設專業。 專業目錄中涉及國家安全、特殊行業等專業由國家控制布點,稱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在專業代碼后加K表示。部分高校個別專業修業年限為五年,專業目錄中不再單獨列出。

服務“三農”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服務“三農”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這筆50萬元的產業貸資金是當天申請、當天放款,實實在在解決了我的難題,讓我對加快發展更有信心了!”家住鄢陵縣只樂鎮的謝先生提起享受到的優質服務,對郵儲銀行豎起了大拇指。 謝先生是鄢陵縣一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主要從事辣椒種植與收購業務。今年以來,辣椒收購價格行情上漲,周轉資金不足問題一度讓他急得團團轉。郵儲銀行鄢陵縣支行在開展鄉村振興信用體系建設活動時,了解到謝先生的情況,當即進行了實地查看,在用戶在線申請后很快放款50萬元,解了謝先生的燃眉之急。 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郵儲銀行許昌市分行集中開展信用體系建設活動,對接本地辣椒收購、蜂產品、糧食收購、中藥材等特色行業開展金融業務,在服務“三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今年,僅產業貸一項就已投放資金3.84億元。

振興家鄉的故事

我的家鄉是個長在山上的村莊,這里的人,祖祖輩輩住著石頭房。 房前是小院,小院圍著石片壘成的墻,層層疊疊像有好多故事要講,天冷下來,遍野的柿子樹就到了最好的時光,果實們掛在枝頭,點亮了山崗。山溝下的點點橘黃,仿佛只屬于天上,鄉親們愛做柿子餅,晾在院子里,曬到房頂上。拿起一枚,咬上一口,能甜的你心里發慌。村的中央有個石磨房,碾出的白面讓俺娘蒸了饃,特別的香。 村邊峭壁背對太陽,有大片梯田趴在肩膀上,還有一條路蜿蜒著探向遠方。他們說遠方和這里不一樣,可俺爹說咱祖宗的根,就在這道山梁上。 我愛我的家鄉,我長大后要當一名作家,把我的家鄉寫進書里,讓每個人都看到她的模樣!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