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跋

2022-01-31 09:56:16潛光MA04:11 75
聲音簡介

拓跋燾和拓跋宏是什么關系?

魏太武帝拓跋燾(408-452年),他是后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為元宏。拓跋宏是拓跋燾孫子的孫子,是曾曾孫。

跋涉的意思

跋涉 跋山涉水: 【解釋】:跋山:指翻山越嶺。涉水:徒步過河。全部的意思是:翻山越嶺/徒步過河,形容旅途的艱苦。 【造句】: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 。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用法】:用于人的行為方面。 【近義】:長途跋涉/爬山涉水

跋涉是什么意思?

跋山涉水。形容路程異常艱苦,艱辛。也可以比喻事業方面的艱辛。跋涉《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用于人的行為方面。

跋涉什么意思

【詞語】 跋涉 【全拼】: 【báshè】 【釋義】: (báshè)形容旅途艱苦:長途~。 【詞語】 跋涉長途 【全拼】: 【bá shè chánɡ tú 】 【釋義】: 跋涉:登山涉水。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長路的艱辛。

跋涉是什么意思

爬山涉水。形容路程異常艱苦,也可以比喻事業方面的艱辛。如:他跋涉在科學研究的崎嶇道路跋涉 上。 【造句】: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長途跋涉 。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示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夫千里勞師,跋涉日久,豈能掩人耳目?””阿袁(即陳忠遠)《中國歷史博物館偕觀張大千書畫回顧展》詩:“關山跋涉楮千幅,瀚海飄零酒一杯。” 【用法】:用于人的行為方面。現代跋涉 【近義詞】:奔波 【英語】:跋涉:trudge或trek 跋山涉水

跋前扈后

詞 目 跋胡疐尾 發 音 bá hú zhì wěi 釋 義 比喻進退兩難。 出 處 《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示 例 惟信古太過,而欲為曲突徙薪之謀,故與物多違而每致~之患。 ★宋·李綱《謝復觀文殿大學士表》 詞 目 跋前踕后 發 音 bá qián jié hòu 釋 義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出 處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而跋前踕后,絕域無聊,獨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詞 目 跋前躓后 發 音 bá qián zhì hòu 釋 義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出 處 《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唐·韓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學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示 例 無事之時,望影藏匿,~,日不聊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 詞 目 跋前疐后 發 音 bá qián zhì hòu 釋 義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出 處 宋·陳亮《謝羅尚書啟》:“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跋前疐后,方進退惟谷以堪驚。” 示 例 其稍畏名義者,則包羞閔默而有~之憂。《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嘉熙元年》 【疐后跋前】 喻進退兩難。語出《詩·豳風·狼跋》:“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孔穎達疏:“狼進前則躐其胡,卻退則跲其尾,是進退有難。”

跋扈什么意思?

專橫跋扈 跋扈:霸道,不講理。 飛揚跋扈 跋扈:蠻橫。原指意態狂兆胡豪,不愛約衡猜頃束。 豪橫跋扈 跋扈:專橫暴咐陸戾。

跋山涉水:

跋山涉水 發 音 bá shān shè shuǐ 釋 義 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出 處 《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示 例 同樣的青春,同樣的年齡,有人~,為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標》)

跋山涉水的意思

解釋】: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出自】:《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示例】:同樣的青春,同樣的年齡,有人~,為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魏巍《路標》 【近義詞】:翻山越嶺、風塵仆仆 【反義詞】:朝發夕至、一路順風

跋山涉水是什么意思

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改螞漏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核爛遠路的艱苦。 《詩經·鄘風·載馳》:“大夫跋涉,我心則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物和:“跋山涉水,蒙犯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