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百年老校史第4集

2022-01-13 15:11:20彩虹48261608:12 21
聲音簡介

歷史上江西九江出過什么名人?

 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虛云、李烈鈞、蔣彝、許德珩(附夫人勞君展)、杜宣、蔡若虹、楊叔子、殷有為、陳邦柱、袁隆平

江西九江都出了哪些歷史名人!!!

如果唐伯虎都算九江人的話,那寫那個“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那個誰誰誰是不是也是九江人啊?暈

九江有多少歷史名人?

古代名人 陶侃、陶淵明(九江縣)、黃庭堅(修水縣)、江萬里、王韶、余玠、雷發達、余慶鰲、蔣干、宋應星 近代、現代名人 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陳封懷、虛云、李烈鈞、張勛(奉新縣)、蔡公時、蔣彝、許德珩(附夫人勞君展)、(祖籍德安)、吳征溢、劉謙(祖籍武寧)、袁隆平(九江德安)、潘際鑾(瑞昌市)、李安(德安)、楊叔子(湖口)、殷有為(廬山區)、杜宣、畢必成(彭澤) 、黃遠生(九江縣)、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彭澤)、蔡若虹、萬昊(都昌)、沈德詠(修水縣)、樊友山(修水縣)陶侃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九江人?

歐陽修~江西省吉安市永豐人!陶淵明~江西九江人!文天祥,江西吉安人!黃庭堅,江西省修水縣人!王安石~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人!朱耷~八大山人哦~南昌有八大山人紀念館!最后一個!我們江西省進賢縣人~晏殊!最愛他的無可奈何花落去~

九江歷史名人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漢族,本為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后徙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中國東晉時期名將,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后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是我國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 江萬里(1198——1275),字子遠,號古心,今都昌縣陽豐鄉府前江家人。祖父江轔,一生隱居,教授鄉里。父江燁,宋理宗時登進士第,曾任教授、都尉、知縣、江南東路提舉常平司、西路提舉茶鹽公事、大理司帥參等職,一生專治程朱理學。雖在“慶元黨案”蒙難之時,亦仍暗中堅持傳授程朱學說,母陳氏,理學名儒陳大猷之女,陳灝之姊,萬里家學淵源,幼年在祖父所建的書館內讀書,神雋鐸穎,連舉于鄉,后從父教,學《易》經,稍長,赴白鹿洞書院深造,后又游學于隆興府東湖書院, 朱熹弟子林夔孫為師問學。 余玠(?~1253)字義夫,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僑居蘄州(治今湖北蘄春東北),南宋名將。嘉熙年間任知招信軍,于汴城、河陰戰敗蒙古軍。淳佑元年(1241),赴援安豐,敗蒙古軍,任四川宣諭使,后又兼四川總領兼夔路轉運使。從淳佑三年到四年,余玠與蒙古軍大小36戰,戰果顯著。后又率軍北攻興元(今陜西漢中),還擊退進擾成都、嘉定(今四川樂山)的蒙古軍。寶佑元年(1253),宋廷聽信讒言,召余玠回朝。余玠聞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

九江有多少歷史名人?

古代名人 陶侃、陶淵明(九江縣)、黃庭堅(修水縣)、江萬里、王韶、余玠、雷發達、余慶鰲、蔣干、宋應星 近代、現代名人 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陳封懷、虛云、李烈鈞、張勛(奉新縣)、蔡公時、蔣彝、許德珩(附夫人勞君展)、(祖籍德安)、吳征溢、劉謙(祖籍武寧)、袁隆平(九江德安)、潘際鑾(瑞昌市)、李安(德安)、楊叔子(湖口)、殷有為(廬山區)、杜宣、畢必成(彭澤) 、黃遠生(九江縣)、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彭澤)、蔡若虹、萬昊(都昌)、沈德詠(修水縣)、樊友山(修水縣)陶侃

九江有哪些歷史名人?

陶淵明 黃庭堅

江西九江都出了哪些歷史名人!!!

如果唐伯虎都算九江人的話,那寫那個“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那個誰誰誰是不是也是九江人啊?暈

九江市江州區的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晚期,區境便有先民聚居。 夏、商、西周地處荊、揚二州界。春秋為吳之西境,俗稱“吳頭楚尾”。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地屬九江郡。楚漢相爭,先屬英布九江王國,后改淮南王國。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柴桑縣,隸豫章郡。新莽改郡名九江、縣曰九江亭。東漢復舊稱。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置武昌郡,柴桑為之屬。 晉元康元年(291年),割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和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永興元年 (304年),分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二縣合立尋陽郡,屬江州。永嘉元年(307年),北民流人,境內增置九江縣,不久廢人尋陽縣。義熙八(412 年),省尋陽縣人柴桑縣。南朝宋、齊依前制。梁太清二年(548年),分柴桑置汝南縣,同屬江州尋陽郡。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四僑郡。陳天嘉六年(565年),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及柴桑、汝南縣,復立尋陽縣,十八年改為彭蠡縣,直隸江州。大業三年(607年),廢州改置九江郡,改彭蠡為湓城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郡復州,分湓城置潯陽縣,五年又分湓城置楚城縣,皆隸江州。武德八年廢湓城,貞觀八年(634 年)廢楚城,俱人潯陽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郡為州。五代十國楊吳仍前制。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江州設奉化軍,改潯陽為德化縣屬之。 宋初,德化縣屬江州潯陽郡。是州,開寶八年(975年)降為軍事,大觀三年(1109年)升為望郡;初隸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年)改隸江南東路,建炎元年 (1127年)升定江軍節度。二年,置江州路,以州屬焉。紹興二年(1132年),江州路省,江州改隸江南西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改為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升江州路,德化縣先后分屬司、府、路。江州路先隸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十六年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復隸江西行省。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屬德化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五道,九江府隸九江道。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改道名分巡兼分守九江道,雍正九年(1731年)為分巡廣饒南九道。咸豐四年(1854年)三月,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德化縣在其轄下。太平天國失敗,復原制。 民國初,廢府存道,江西省劃四道。民國3年(1914年)1月,因避福建、四川轄縣之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隸贛北道(6月改稱潯陽道)。(1926年),廢道,直隸江西省。1927年3月,縣城另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10月撤銷。(1934年)6月,重設九江市政委員會,1936年裁入縣。1932年,全省分設13個行政區,縣屬第三行政區。(1935年)4 月,減為8個行政區,縣屬第五行政區。1939年冬,因贛北淪陷,區轄范圍劃小,全省增至11個區,縣屬第九行政區, 區署一度設境內岷山。1942年8 月,鑒于地理歷史沿革及交通、面積現狀,省調為9個行政區,縣屬新的第九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縣內先后成立港瑞、仙南、白西、甘東、馬楚、甘西等區蘇維埃政府,實行紅色割據。 1949 年5月17日解放,同年冬九江市、縣分設,原九江縣城設九江市,農村歸九江縣,縣人民政府仍駐市區,1959年市、縣合并,1961年,市、縣再度分設。 1968年縣人民政府從九江市區遷沙河街。為九江市市轄縣。 2014年6月16日,撤銷九江縣,設立九江市江州區。

九江煙橋古村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南海十大古村落: 桂城疊南茶基村 九江煙南煙橋村 西樵上金甌松塘村 西樵百西村頭村 丹灶仙崗村 丹灶南沙棋盤村 獅山獅嶺黎邊村 大瀝高邊璜溪村 里水湯村湯南村 里水共同孔村西街 當然,南海有名的古村很多,這僅供你參考。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