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4 節氣茶事|冬至,一陽復始三生湯

2021-12-21 00:50:00新建伯06:38 4783
聲音簡介

本文是作者岳謙益為上海《新聞晨報》《周到》APP物候日志專欄撰稿原創文章,見報日同時在謙言益語頭條號、博客、百家信公眾號德樂堂中推送全文未刪節版,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盜用。


東官土風多擂茶,

松蘿茱萸兼胡麻。

細成香末入鐺煮,

色如乳酪含井華。


今天是周二,工作日,時令進入了仲冬子月的中氣冬至,這是歲氣周流一陽復始的日子,在易經的十二辟卦中,對應的卦象就是一陽來復的“復卦”。在古時“冬至大如年”,是亞歲假期,晝短夜長,宜清齋晏居修養,或雅集賞古參學,皆為靜以養陽之道。


在歲時茶俗中,潮汕地區有冬至吃擂茶的習俗,著名導演陳曉卿監制的系列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潮汕》中,曾拍攝制作了一集潮汕人冬至時制作擂茶的專題。明末清初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為“嶺南三大家”的南粵學者屈大均曾撰《擂茶歌》曰:“東官土風多擂茶,松蘿茱萸兼胡麻。細成香末入鐺煮,色如乳酪含井華。”這松蘿、茱萸、胡麻都是制作擂茶的配料,但并不僅限于此。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擂茶”條目載:“將芽茶,湯浸軟,同去皮炒熟芝麻擂極細,入川椒末、鹽、酥油餅、再擂勻細。如干,旋添浸茶湯。如無油餅,斟酌以干面代之,入鍋煎熟,隨意加生栗子片、松子仁、胡桃仁。如無芽茶,只用江茶亦可。”陳宗懋、楊亞軍主編的《中國茶經》飲茶篇錄有土家族的擂茶配料是:“生茶(即茶樹上新鮮的幼芽嫩葉)、生姜、生米,三種生原料加水烹煮,又名三生湯。”目前在湖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寒濕較重的山區民間,都還保留著日常吃擂茶和以擂茶待客習俗,只不過在配料、制作工具與細節上均稍有差別。


擂茶的“擂”,字義是研磨成細末的意思。制作擂茶需要專門的工具擂缽和擂棍。擂缽多為陶瓷質,擂棍一般是山楂木等硬木所制,形制各地稍有不同。制作擂茶的配料、方法與過程,各地、各民族也略有不同,大致為將新采嫩芽茶放入擂缽內,用擂棍搗杵研磨過程中,陸續往擂缽內添加生姜丁、生米等配料,待將缽中的茶葉等原料擂成細漿狀,茶便擂好了,再用撈瓢篩羅過濾擂好茶漿,投入壺中,加水煮沸即成。潮汕等地的客家擂茶有油茶和咸茶之分。湖南武陵擂茶的配料為“芝麻、綠豆、生姜、茶葉、炒米”,但其搭茶小菜則有幾十種之多。福建將樂擂茶則會因時、因人所需,添加炒黃豆、干橘子皮、肉桂、魚腥草、藿香、金銀花等配料制作擂茶。


擂茶這種獨特的烹茶方式,應為最接近原始形態的吃茶習俗,是茶文化中的“活化石”,如屈大均《擂茶歌》中所云,“細成香末入鐺煮,色如乳酪含井華。”擂茶茶湯色如乳酪,跟兩宋時期流行的斗茶湯色有相近之處。北宋詩人范仲淹《酬李光化見寄二首》中云:“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紅。”斗茶,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是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其次看湯花是否咬盞不散,并可在其上勾畫出別致的圖畫。道教金丹派南宗創始人,“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冥鴻閣即事》詩中云:“臘雪飛如真腦子,水仙開似小蓮花。睡云正美俄驚起,且喚詩僧與斗茶。”詩中形容雪花飛舞如宋代四大名香“沉檀腦麝”中的上等龍腦冰片一般,水仙綻放的花朵金盞玉臺似亭亭玉立的蓮花,從睡夢中驚醒的白玉蟾,喚來詩僧與其斗茶消寒。無論是大眾飲食的擂茶,還是文人雅士玩的斗茶,這都是古時冬令生活的日常。


冬至一陽生,也是三九寒冬的開始。擂一盞三生湯飲之,湯中的生姜可助陽氣生發,脾胃會感覺到暖洋洋。至此節氣茶事到此圓滿,再見。

一陽復始,有一個陽,有冬至的意思。九月初九重陽節,雙陽相重。兩個陽。有沒有懂這些的

一陽復始指什么生肖

一陽復始是什么意思

就是說太陽升起落下一支重復,

一陽復始,什么意思思?

古人認為天地之間有陰陽二氣,每年到冬至日,陰氣盡,陽氣又開始發生。指春天又到來了。

茶湯的做法,茶茶湯怎么做

肉骨茶。原料排骨300克,肉骨茶調料包,生姜,大蒜各30克,枸杞5克,黨參當歸各5克,熟地黃20克,腐竹20克,鵪鶉蛋30克 調料味極鮮(或生抽老抽龜甲萬)油鹽雞粉,白胡椒粉 制作排骨洗凈原料清洗,將排骨斬斷焯水沖洗干凈。腐竹高溫油炸至清水浸泡大蒜排水,生姜切片,蔥切段。排骨加清水煮沸加入。肉骨茶調料包煮5分鐘放香料,蔥姜蒜小火燉兩個小時后調味,放入腐竹安全帶出品時。跟上油炸油條段。姜汁兒撒蔥花。

冬至為什么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的傳說故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 “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吃湯圓的傳說故事: 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至漢以后,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 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后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衡陽三湯一菜創始人是誰

謝石清。公司營運信息查詢可知衡陽三湯一菜創始人是謝石清,衡陽縣衡地道三菜一湯口味館,成立于2022年,位于湖南省衡陽市,是一家以從事餐飲業為主的企業。

茶葉冬肥用啥復合肥

  茶葉冬肥不易使用復合肥,因復合肥的肥效快容易促進茶葉生長枝、葉導致入冬受凍害,通常入冬時施漚熟的農家肥較好些。如果要施復合肥可施含磷、鉀較高的復合肥,按使用量進行以防用肥過量產生肥害。

24節氣與采茶

24節氣與采茶 茶葉采摘的部位 嫩采 新梢長至一芽二三葉且經小綠葉蟬刺吸已停止生長者,采芽、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 適制:白毫烏龍茶。 采細嫩 新梢長至一芽三四葉時,采對口芽未達30%成熟度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 適制:綠茶。 采嫩 新梢長至一芽四五葉時,采對口芽 30%~50%成熟度的一芽二葉。 適制:紅茶。 熟采幼菜 新梢長至一芽六七葉時,采對口芽達50%~70%成熟度的一芽三葉或一芽四葉。 適制:輕發酵烏龍茶。 熟采飽菜 新梢長至一芽六七葉時,采對口芽達70%以上成熟度的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 適制:包種茶或重發酵烏龍茶。 四季茶的特點 春茶 (芽葉飽滿)(濃醇爽口) 由于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秋冬季的休養,使得春茶芽葉碩壯飽滿,色澤潤綠,條索結實,身骨重實。所泡的茶濃醇爽口,香氣高纖橡長,葉質柔軟,無雜質。 秋茶 (茶湯淡)(味平和) 秋天溫度適中,且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生長、采摘,新梢內物質相對減少。從外觀上看,秋茶多絲筋,身骨輕飄。所泡成的茶湯淡,味平和,微甜,色葉質柔軟,單片較多,葉張大小不一,對開葉多,葉緣鋸齒狀明顯。 夏茶 (條索松散)(氣味略顯粗老) 夏季炎熱,茶樹新梢芽葉迅速生長,使得能溶解于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因此夏茶的茶湯滋味沒有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烈,反而增加了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的含量。從外觀上看,夏茶的條索松散,茶葉輕飄蓬松,茶梗瘦長,芽尖常帶有茸毛,氣味略顯粗老燃橋。 冬茶 (香氣)(苦澀感較低) 冬季較大晝夜溫差,有利于茶樹積累不少香氣物質。冬茶的水色與香味較春茶清淡,但香氣細膩,苦澀感較低。茶葉的外觀顏色為淡綠色,粗茶雜質較多,整體顏色不均勻,但精制過后的成品可除去此一問題。 一天采茶時間段 正午青 11:00至13:00 嫩芽葉呈枯萎狀態。此時茶青含水量最低,內含物呈濃縮狀態,制出的茶品香、味、韻俱佳。 二午青 13:00至15:00 這時候的茶青含水量略高于正午青,但制出的茶品質量亦佳。 早晚青 15:00后 茶樹根系開始吸收土壤水分,產生回陽現皮豎猛象。因此,早晚青的內含物呈稀釋狀態,成茶質量不如午青。

冬天的湯有哪些

冬天天氣寒冷 適合我們每天喝的湯有西紅柿雞蛋湯 紫菜蛋花湯 黃瓜片兒湯 還有就是黃豆排骨湯 魚塘這些湯都是非常有營養的

2021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

磚家又胡扯了,你所謂的根根據是什么?今年冬天天沒有寒冬暖冬之說說,和去去年沒沒有兩樣。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