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丨《從城市國家到中華》:從城邦走向中華,都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先民步入一統?

2021-07-22 22:00:00喜馬講書29:13 7.7萬
6元開會員,免費聽
聲音簡介

中華人民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警方黑 李克穆金卡維護金孔雀機器庫爾克拉胡了我就卡了時間的話嗎,收到就好沒接電話幾乎完全金華市和絕望而客戶與會空房管家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什么

詩詞歌賦,戲曲民樂

中華書局版中國歷史七年級同步教學

內容簡介:本書是與中華書局版中學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相配套的教學輔導用書.該書由一線歷史教研員和教師精心設計和撰寫,旨在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提高學習能力.它既考慮與教材同步訓練、鞏固基礎知識的需要,又特別關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精神.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識水平,書中每課設置了四個板塊:“學習目標”旨在告知學生們每一課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每課一練”則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培養他們利用歷史知識解決各種問題的綜合能力;“趣味閱讀”則列出一些生動、有趣的歷史話題,既可以補充課文的內容,又可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歷史問題提供一些資料;“每課一得”則是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有針對性指點一些學好歷史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技能.

有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 1、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 2、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師敬長。 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孔融讓梨。 4、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鑿壁偷光。 5、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蘆衣順母。 在小學課文里有《孔融讓梨》講的是謙讓:《孔子拜師》、《程門立雪》講的是尊師重教:《蘇武牧羊》講的是民族氣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故事一:賣身葬父 文言文: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路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蔭會所,遂辭而去。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心動蒼穹。 翻譯: 漢代。董永家里很貧窮,父親死后沒有錢入葬,就變賣自身借錢安葬父親。去財主家做工抵債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動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 夫婦一同到了財主家。主人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以抵債。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任務。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會的那株槐樹下,女子辭別而去。 故事二:埋兒奉母 文言文: 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翻譯: 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 故事三:百里負米 文言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翻譯: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如愿以償呢?”

有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么,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仁 :有仁愛之心 ——唐太宗愛民如子   義 :重情義 ——荊柯刺秦王   禮 :懂禮數 ——孔融讓梨   智 :明智果斷 ——空城計   信 :誠信言而必果 ——尾生沉水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但歸納起來,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豐富,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發展。   “仁、義、禮、智、信”的基本內涵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于“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仁,親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局限于家族親屬之間。隨著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老子說:“與,善仁”。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孔子曾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里“仁”已成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范圍由家族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曾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這里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這種境界作為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為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系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的繁體字“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樣一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為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舍生取義”。“殺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為榮,背義為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為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為一種道德規范、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關于“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中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并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規范起來,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么樣的禮節、舉行什么樣的禮儀、講究什么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范,提倡以“禮樂”治天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為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干什么?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克制自己不正當的欲望、沖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規范、加以倡導。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范之首,表明“禮”已經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地規范為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華為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同樣有著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里。孔子常說:“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是智慧之舉。這里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才是智慧、這才是聰明、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于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這樣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為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范中的地位,使之成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為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系。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樣一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于“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并且積極地加以提倡。歷代賢人圣哲關于“信”的強調不絕于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里面,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于“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說:“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老子說:“言,善信”。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為規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為治國之大綱來加以強調。《舊唐書》里說“君之所保,惟在于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詩經》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樣一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樹一樣存活于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那么,如何看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從五大要素的關系看,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也可以說是道德大廈的支柱。從基本內涵來看,“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的情感,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范;“義”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公道的做人態度;“禮”是建立人際關系、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智”是人認識自己、了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我們要很好遵循的、最重要的五種社會道德規范。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各種組合的比較來看,“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產生、發展的歷史來看,“仁、義、禮、智、信”在中華民族道德建設的長河中具有本源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林林總總、豐富多彩的龐大體系來看,“仁、義、禮、智、信”具有主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廣泛性、深遠性影響來看,“仁、義、禮、智、信”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1、少年柳公權?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就寫得一筆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訴他,有人用腳也能比他寫得更好,柳公權心里不服。經過親眼所見后,他終于能夠虛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 2、緹縈救父? 淳于意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長安。他的女兒緹縈年紀雖小,卻堅強的陪父親一同前往。 緹縈為父親的冤屈到處奔走,把信遞送到了漢文帝手中,終于使父親得到了自由,漢文帝也下令廢除了"肉刑"。? 3、季扎還愿? 王子季扎在父王去世后主動把王位讓給了大哥,并出使各國。在徐國與國王徐公結下友誼,季扎見徐公深愛自己的寶劍,心中默許出使回國時將劍贈與徐公。 但季扎回來時,徐公竟已經去世了。季扎來到徐公安葬處,將寶劍擺放在墓前。 4、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書牙友誼深厚,但在王子們爭奪王位時卻各為其主,管仲還射中了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即位后,鮑書牙為了國家的利益推薦管仲出來治理國家,自己卻隱退歸家了。 5、孔子拜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有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么,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誰有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啊

孝,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一旦發掘,即可攝人肺腑,感天動地。——題記 2006年9月5日清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薄霧輕籠著校園,清寒襲人。 秋風瑟瑟吹過,樹上的一片落葉隨風飄舞,在空中滑過一道弧線后,靜靜地落在路邊一位正捧書晨讀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書,走回寢室,輕輕地推開門。“芳艷!”母親杜桂蘭醒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寧夏方言輕聲呼喚著,摸索著,從枕邊摸出自己的衣服。“媽,早上挺涼的,您還是多穿點。”劉芳艷從上鋪的紙袋里翻出一件外套,幫母親披上。 梳頭、洗漱、煮土豆面,劉芳艷麻利地為母親做完這些后,抱起書本,匆匆向教室趕去。 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劉芳艷輕快地走著,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經的滄桑與苦難,夾雜著輕輕寒意撲面而來,卻從她的笑容里一閃而過。 劉芳艷,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系的學生。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清瘦、個頭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著盲母上大學,用稚嫩單薄的雙肩把一個破碎的家高高撐起,為年邁失明的母親撐起一片晴空! 為了病重的父親,14歲的小芳艷叩開縣長的家門 1985年,劉芳艷出生于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下沖村。那里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惡劣的環境鍛造了芳艷的堅強,可每說起父親,她總止不住淚水漣漣。 14歲那年,芳艷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給這個一貧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老實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艷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絕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著大雪,氣溫零下10多攝氏度,滴水成冰。芳艷頂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翻山越嶺來到縣政府。這一天,是她讀書以來第一次曠課。 芳艷從沒見過縣長,但為了救父親,她鼓足勇氣敲響了縣長辦公室的門。可是,縣長不在。中午,縣長還沒回來,芳艷從書包里掏出冰冷的饅頭,慢慢啃著,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我一定要等到縣長! 下午下班了,縣長還沒來。芳艷急了,拉住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王學寬縣長辦完事后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北風刮在臉上如刀割一般,芳艷按熱心人的指點,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縣長的家。 晚上9點,她敲開縣長家的門。或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動了王縣長,他二話沒說,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錢。 錢很快花光了,芳艷和哥哥只好含淚把父親從醫院拖回家。看著父親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艷知道,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劉芳艷揣著借來的200元錢,請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親的眼淚洶涌而出:“娃,我死了,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芳艷哭著抓住父親的手:“爸,您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連住的房子也破破爛爛。女兒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這個做厚實點,您到那邊,就不會再挨凍受淋了。” 幾個月后,父親帶著牽掛,撒手人寰。 為了失明的母親,她攜母輾轉千里打工求學 父親去世后,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劉芳艷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劉芳艷歷經千難萬苦,如愿考取了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聯系。 在千里之外求學的芳艷,放心不下家中年邁失明的母親:媽媽燒火做飯時有沒有燙著?山路坎坷,會不會摔著?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餓挨凍……去年5月,芳艷從鄰居的電話中得知,母親上山拾柴時,摔得渾身是傷。放下電話,芳艷再也忍不住,號啕大哭。“我已經失去父親,再也不能失去母親了。”輾轉了一夜,芳艷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休學。 從此,芳艷背著行囊,牽著母親,闖到天津,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打工的日子,芳艷一邊悉心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賺學費,一晃8個月過去了。 2006年2月,芳艷攜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荊門職院。學校領導得知芳艷的經歷后,十分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費,同時,還為芳艷安排了兩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掃9間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艷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光。媽媽聽著芳艷洗衣服、整理房間;芳艷讀書讀報給媽媽聽,或講學校里發生的趣聞趣事。有時,母女倆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散步、曬太陽…… 母親的牙齒掉光了,芳艷毫不猶豫拿出辛苦攢下的200元錢,為母親裝上一副假牙。從醫院出來,芳艷買來一個蘋果,遞到母親嘴邊。母親慢慢嚼著、品著從未吃過的蘋果,開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艷啊!”采訪時,杜桂蘭撫摸著芳艷的手,嘆了口氣。“媽,您看看別人,上大學都難得見到媽媽,我天天可以看見您,比他們好多了!再說,您是我媽,孝順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就樂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劉芳艷偎著媽媽,臉上盛滿幸福。 鴉鵲反哺,羔羊跪乳,劉芳艷的回答亦如此簡單:生我是娘! 孝無聲,愛無休。劉芳艷背負的不僅僅是年邁的親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倫的孝道。她用無私的孝心舞出人間的善與美,綻放出了生命的奇跡。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