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1 正陽門鐵路博物館02-詹天佑

2019-12-21 20:29:26讀書行路李庚老師26:52 212
聲音簡介

【讀書行路2019-41期】中國鐵路博物館(正陽門)

2019年11月24日,11月30日,李庚老師帶同學們去“前門老火車站”!這里記載著中國鐵路的昨天和今天。

本節您將聽到:

1.詹天佑的京張鐵路

2.排版印制火車票

3.清華園車站

4.月臺的記憶

5.鐵路的寬度


詹天佑雕像

詹天佑修鐵路

1887年,“中國鐵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詹天佑經留美同學鄺孫謀推薦,以他精通鐵路工程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名鐵路工程師。開始負責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鐵路,僅用70多天就完成鋪軌工程。后又參加修筑天津至山海關的鐵路,需要在灤河修一座鐵橋,面對英、日、德工程人員建造這座鐵橋的相繼失敗,他毅然挺身承擔造橋任務,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詹天佑這一生最大貢獻,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建了京張鐵路。 1905年,擔任京張(北京——張家口)鐵路總工程師。這條路穿山越嶺,全長200多公里,工程之艱巨為它處所未有。他親自勘察,選定路線。在北京青龍橋東溝,采用人字形軌道,用兩臺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辦法,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又與工人一起,采取各種措施,解決隧道工程中滲水、塌方等困難。 京張鐵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總費用只有外國承包商索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典禮后受聘川漢、粵漢鐵路會辦或總理兼總工程師。辛亥革命后,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督辦等,克服種種困難,修建了從武昌至長沙365千米的鐵路。

詹天佑修的鐵路

  是京張鐵路   (選自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第7課)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公里,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朝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一傳出來,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么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這條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就是詹天佑。許多到中國來游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贊嘆不已。

詹天佑人字形鐵路 的故事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千米,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詹天佑的故事(鐵路的)

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條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公里,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朝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后提出一個條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一傳出來,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么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這條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來的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就是詹天佑。許多到中國來游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贊嘆不已。

詹天佑修鐵路的故事讀后感100

今天,我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后,覺得當時我真的錯了。錯,不僅錯在做題上的失誤,更錯在我對作業、對學習、對生活、對一切的粗心馬虎。我想,粗心馬虎對我百害無一益。今后,我一定要把這個壞毛病改正過來。我要向著詹天佑學習,成為一名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詹天佑修鐵路是怎樣的過程

修筑之初,工程技術人員缺乏,詹天佑率僅有的兩名工程學員,于1905年5月,自豐臺經南口、八達嶺,勘測至張家口,隨即回測,并選測了自延慶州繞過八達嶺經德勝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較線(對永定河谷路線,也曾考慮,以工程艱巨,限于經費及工期無可能采用,故未勘測)。6月回到天津總局,提出勘測及調查報告,并擬定修筑方案。計劃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豐臺至南口)先行開工,以早日通車運輸而獲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張家口),再詳細勘測。特別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達嶺,地形險峻,更須進一步選測比較線。報告中稱,“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而路工之難,亦實為向來所未有。” 為解決工程技術人員不足,詹天佑向關內外、津浦、江蘇鐵路陸續延攬工程司鄺孫謀、顏德慶等及山海關鐵路學堂工程學員若干人,到京張鐵路工作。 對修路方針,詹天佑認為:筑成這條鐵路越快越好,一來可粉碎外人之輕蔑;二來可早日回收資金;三來可盡快培育自己的工程司,支援他路之建設。 1905年10月,京張鐵路開工修筑。詹天佑以創新精神,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新的技術措施和引進國外新的技術設備;另一方面制訂了許多先進管理辦法和制度,保證了修路任務的完成,并且為全國其他各路所仿用。

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修鐵路的?

在艱苦的情況下修的

詹天佑修鐵路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做一件事必須堅持不懈。半途而廢不可能成功的。只要堅持呢,說不定會比計劃提前。

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時發生的小故事!急!

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連接北京豐臺,經居庸關、沙城、宣化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1.2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完成,投入營運的鐵路(京張鐵路建成之前中國最先有新城至高碑店之新易鐵路,亦由詹天佑建成,但只供慈禧太后祭祖使用)。詹天佑是建設鐵路的總工程師,后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此路“中隔高山峻嶺,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橋梁,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末有,”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石峭彎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為最難,即泰西諸書,亦視此等工程至為艱巨”。“由南口至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須墊高一尺。”中國自辦京張鐵路的消息傳出之后,外國人諷刺說建造這條鐵路的中國工程師恐怕還未出世。詹天佑勇敢地擔當起總工程師的艱巨任務,勉勵工程人員為國爭光,他親率工程隊勘測定線,從勘測過的三條路線中選定了建造成本較為低的一條。由西直門經沙河、南口、居庸關、八達嶺、懷來、雞鳴驛、宣化至張家口。這路線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關溝段,不單地勢險峻,坡度亦很大。八達嶺近青龍橋段,為了穿越燕山山脈軍都山的陡山大溝,在22千米線路區段內采用了“人”字軌道,列車在用折返方法攀斜;但坡度仍達33.7‰,要由兩部機車牽引。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米,采用豎井方法挖掘;居庸關隧道長400米。另外有200米長的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 京張鐵路在1905年9月4日開工,詹天佑跟鐵路員工一起,克服資金不足、機器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等困難,出色地完成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四年后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了三十五萬兩白銀(也有一說是節約了二十八萬兩)。總費只有外國承包商過去索取價銀的五分之一,可謂花線少,質量好,完工快。在鐵的事實面前,外國人也不能不折服。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勝利。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當時在此進入北京的客車均要停車半小時,參拜詹天佑銅像和紀念館。 今天的京張鐵路是來往北京及包頭的京包鐵路的首段。由于原京張鐵路關溝段一帶通過能力較差,1952年起另外建成了來往豐臺及沙城(懷來)的豐沙線。豐沙線走的即當年詹天佑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豐沙線一直擔任煤運的重任。1972年,豐沙線改建成復線,1984年電氣化。現在很多客運列車亦已改行豐沙線。

詹天佑建鐵路的過程

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完成任務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