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說歷史】青島老街--大連路

2019-10-14 14:03:58琴島心境07:51 410
聲音簡介

主講張旭(青島琴島心境文化傳媒特色欄目)

薛家島街道的歷史名人

薛家島人杰地靈,為明初名將薛祿誕生地。薛祿生于洪武四年(1371年),兄弟排行第六,又名薛六。“既貴,乃更名‘祿’。”成年后從軍,在燕王朱棣麾下當兵,“以卒伍從燕起兵”,因戰功突出,先后任指揮僉事、指揮同知、指揮使,進入南京后,提拔為都督僉事。永樂年間,跟隨明成祖北征,戰功卓著。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后,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封陽武侯。仁宗即位,加封太子太保,并賜予世券,世襲爵位。仁宗與宣宗兩朝中,兩次佩鎮朔大將軍印,為守衛北方邊關立下功勞。宣德五年(1430年)病逝,贈鄞國公,謚忠武。他歷事三朝,為明朝宿將。他“有勇而好謀,謀定后戰,指攜戰必勝。”同時“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善撫士卒,同甘苦,人樂為。”是古代名將。他是唯豎伏青島地區古代地位最高的武將。1997年6月12日,青島市炎黃文化研究會和黃島區政協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島區)聯合舉辦薛祿研討會,并在薛家島薛祿的故居遺址立碑紀念 一碑刻文:“明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陽武侯 鄞國公薛祿故里遺址。” 背面記載:“薛祿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生于薛家島,明宣宗宣德五年卒于北京。薛祿歷事三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為明王朝征戰四十余年,以其赫纖纖赫戰功,屢屢受封,官至‘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陽武侯’,并追封其三代,世襲陽武侯。明亡止。” 一碑刻文:“薛祿故居遺址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巴厘島的故事仁旭到底愛的是誰?

個人認為仁旭愛的是水晶, 第一,仁旭在回韓國后,明白了自己只是英珠的一個玩偶,同時,遇到了和自己境域相同的水晶,所以他愛上水晶是很自然的 第二,仁旭在與水晶的交往過程中,出現了無數的“錯過”,如果沒有對水晶的愛,就不會有這么多的錯過。 比如: 1、仁旭借著醉意,向水晶表白“水晶,你知道嗎?我喜歡你。”然后是溫柔的擁吻,這一段本來應該是溫馨至極的畫面,因為在民的到來,而嘎然停止,在那一刻,仁旭收走了他的溫柔,面無表情好似判官一般問著水晶”你要怎么辦?”好象已是至身事外的局外人一樣,這么冷酷。第二天的清晨,仁旭卻在門口告訴水晶,”對不起,昨天我可能喝醉了”,聽到這句時,我知道,仁旭錯過了自己的愛情,失去了水晶的心. 2、水晶決定搬進金屋,提著行李箱遇到了仁旭,仁旭沒有追問水晶去哪里,沒有強行把水晶留下來,仁旭就是仁旭,一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沒有挽留水晶。他怕自己給不了水晶任何的承諾。有一次錯過。 3、搬到金屋后的水晶,去找仁旭,對仁旭說“我很想你”,而仁旭沒有回應,只是冷冷說著“那你要我怎么做?” 水晶打車離開,仁旭才回過神來,追出去,水晶已經離開,又一次錯過。 這樣的錯過,在劇中還有很多,仁旭的生活中充斥著太多因為窮而帶來的無奈,所以他太過冷漠,該進時未進,該退時不退。錯過了本該屬于自己的水晶,這么一次又一次被他推入了在民的懷中。

島歌 湯旭

您好!湯旭這首《島歌》真的很好聽。。。靜靜的。。。我告訴您有關這首歌的一些資料,您看看吧-- 《島派隱歌》 演唱:湯旭 作詞:湯旭 作曲:湯旭 編曲:湯旭 后期混縮:湯旭 島歌 乘著風啊 隨飛鳥 到海的那一邊 島歌 隨風飄吧 把我的眼淚 也帶走吧 帶到你的窗前 帶到你的夢里 帶到你的身邊然后消失不見 紫藤花開 找風雨

青島市南老街的故事

遠近聞名的青島中心商業街——中山路,貫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 矚目今日繁華潔凈的商業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滄桑巨變,令人驚嘆。世紀之初,中山路一帶僅有一兩個小村莊,青島開埠方辟為南起前海棧橋北止大窯溝的斐多里街,二、三十年間世事多變,三次易名為靜罔町、山東町、山東路。中國收回青島后,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遂于1929年正式定名中山路,同時將第一(匯泉)公園定名中山公園。中山路路名沿用至今。 中山路在前五十年走過的足跡中,落滿了舊時代的歷史塵埃。德國占領青島后,一度將中山路劃成歐人、華人兩個區域,以保定路口為界(當年的界石現存于青島山炮臺展覽館),南部是歐人居區,北部是華人居區,南段的路面比北段寬出六米。由于居區的分別,中山路的商業格局就形成了洋行與華人店鋪分據南北的局式。青島解放前夕,中山路的店鋪仍殘存著這種舊的斑痕。 三、四十年代,隨著青島城市規模的擴展,以中山路為軸線的青島中心商區已經形成,中山路上銀行、商店、飯店以及影劇院鱗次櫛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濰縣路,商店、飯店、旅店也比比皆是。這片中心商業區就是幾代青島人親切地稱做"街里"的地方,“逛街里”是當年青島人時尚的消閑方式。舊中國的五十年中,“逛街里”的青島人不僅用消費娛悅了自己,而且懷著樸素的愛國之情,用老青島們的消費造就和支撐了一批至今仍然林立在中山路上的華商老字號,諸如:福祿壽、春和樓、宏仁堂、盛錫福以及那爿字號鮮明的青島國貨公司。當年的“國貨”二字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何等的回腸蕩氣。 1949年6月2日,青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走過五十年風雨的中山路洗刷了歷史的塵垢,光彩亮麗,百業俱興。改革開放后的十余年里,中山路上現代商廈拔地而起,老字號們風韻猶存,“逛街里”的青島人也不再滿足到“謙祥益”扯幾尺洋布,到“劈柴院”吃碗面條,而是進則時裝店,入“肯德基”。洋葷已不僅是洋人的了。 入夜,迎著徐徐的海風,再看今日的中山路,“亮化工程”的片片霓虹已將中山路燃化成光明繽紛的川流。

青島市南老街的故事

遠近聞名的青島中心商業街--中山路,貫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 矚目今日繁華潔凈的商業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滄桑巨變,令人驚嘆。世紀之初,中山路一帶僅有一兩個小村莊,青島開埠方辟為南起前海棧橋北止大窯溝的斐多里街,二、三十年間世事多變,三次易名為靜罔町、山東町、山東路。中國收回青島后,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遂于1929年正式定名中山路,同時將第一(匯泉)公園定名中山公園。中山路路名沿用至今。 中山路在前五十年走過的足跡中,落滿了舊時代的歷史塵埃。德國占領青島后,一度將中山路劃成歐人、華人兩個區域,以保定路口為界(當年的界石現存于青島山炮臺展覽館),南部是歐人居區,北部是華人居區,南段的路面比北段寬出六米。由于居區的分別,中山路的商業格局就形成了洋行與華人店鋪分據南北的局式。青島解放前夕,中山路的店鋪仍殘存著這種舊的斑痕。 三、四十年代,隨著青島城市規模的擴展,以中山路為軸線的青島中心商區已經形成,中山路上銀行、商店、飯店以及影劇院鱗次櫛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濰縣路,商店、飯店、旅店也比比皆是。這片中心商業區就是幾代青島人親切地稱做"街里"的地方,“逛街里”是當年青島人時尚的消閑方式。舊中國的五十年中,“逛街里”的青島人不僅用消費娛悅了自己,而且懷著樸素的愛國之情,用老青島們的消費造就和支撐了一批至今仍然林立在中山路上的華商老字號,諸如:福祿壽、春和樓、宏仁堂、盛錫福以及那爿字號鮮明的青島國貨公司。當年的“國貨”二字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何等的回腸蕩氣。 1949年6月2日,青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走過五十年風雨的中山路洗刷了歷史的塵垢,光彩亮麗,百業俱興。改革開放后的十余年里,中山路上現代商廈拔地而起,老字號們風韻猶存,“逛街里”的青島人也不再滿足到“謙祥益”扯幾尺洋布,到“劈柴院”吃碗面條,而是進則時裝店,入“肯德基”。洋葷已不僅是洋人的了。 入夜,迎著徐徐的海風,再看今日的中山路,“亮化工程”的片片霓虹已將中山路燃化成光明繽紛的川流。

青島街頭的小孩

不是,是現在人的思想開放了 我們的國家正在發展,雖說與美國走的不是一樣的路,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國家在開放,人們自然也開放 加上現在人的營養水平高,發育早也是原因 過去的人沒有mp3,而現在的什么都有 不能用老眼光了 嘿嘿

青島歷史人物簡介 青島歷史人物有哪些

1、章高元:淮軍將領。1892年,時任登州總兵的章高元移駐青島口,建總兵衙門(舊址在今人民會堂),開青島建設先河。 2、康有為:晚年在青島寓居,死于青島,葬于青島。 3、張宗可:又名康生,諸城大臺莊人(現屬青島市黃島區),早年就讀于青島。 4、羅榮桓:開國元帥。早年曾經就讀于私立青島大學。 5、沈鴻烈:東北軍將領,海軍上將。三十年代任青島市長,對青島規劃建設卓有建樹。 6、舒慶春:筆名老舍,曾經在山東大學任教,在青島期間創作了其代表作《駱駝祥子》。 7、王統照:字劍三,曾用名:息廬,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東諸城人。1927年王統照定居青島,創作了描寫青島的著名散文《青島素描》、詩集《這時代》、長篇小說《山雨》,主持創辦了文學期刊《青潮》。

長沙老街以歷史人物命名的長沙老街以歷史人物命名的有哪些?

以黃興命名的黃興廣場,廣場中央屹立著黃興的銅像; 蔡鍔路,以蔡鍔先生命名的路;

青島老街美食

比較出名的是劈柴院。 不過建議不要在棧橋之類的景點地方吃東西,貴而且不是很好吃。 建議想吃什么可以去美團看附近的推薦。

好聽的古代街道名字。最好是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

斜陽市井 ..

接下來播放